【欧共体名词解释】“欧共体”是“欧洲共同体”的简称,是20世纪中叶欧洲国家为实现经济一体化和政治合作而建立的重要组织。它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为后来的欧盟(European Union)奠定了基础。
一、
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简称EC)成立于1957年,由《罗马条约》正式确立。其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ECSC),随后逐步扩展为涵盖煤炭、钢铁、农业、工业等多个领域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欧共体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协作,促进欧洲的和平与繁荣。
随着成员国数量的增加和一体化进程的深化,欧共体逐渐演变为今天的欧盟。尽管欧共体在2009年《里斯本条约》生效后被欧盟取代,但其制度和政策框架对欧盟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二、表格:欧共体简要介绍
项目 | 内容 |
全称 | 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 |
成立时间 | 1957年(《罗马条约》签署) |
前身 | 欧洲煤钢共同体(ECSC,1951年成立) |
主要成员国 | 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 |
核心目标 | 实现欧洲经济一体化,促进成员国间的贸易与合作 |
主要机构 | 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等 |
经济政策 | 统一关税、共同市场、农业政策(CAP)等 |
重要文件 | 《罗马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等 |
结束时间 | 2009年《里斯本条约》生效后,欧共体被欧盟取代 |
三、结语
欧共体作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阶段,不仅推动了欧洲经济的融合,也为现代欧盟的形成提供了制度基础。虽然如今已不再使用“欧共体”这一名称,但其历史意义和影响依然深远。理解欧共体的背景和演变,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当今欧盟的运作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