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疲力尽的意思是什么】“筋疲力尽”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长时间的体力或精神消耗后,感到极度疲惫、无力的状态。这个成语不仅用于描述身体上的疲劳,也可以用于心理上的极度劳累。
下面是对“筋疲力尽”的详细解释,并结合常见用法进行总结。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筋疲力尽 |
拼音 | jīn pí lì jìn |
含义 | 形容身体和精神极度疲劳,没有力气继续做事。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劳则筋疲力尽。” |
近义词 | 精疲力竭、力不从心、疲惫不堪 |
反义词 | 精神焕发、精力充沛、充满活力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因过度劳累而失去力量,也可用于比喻精神上的极度消耗。 |
二、常见用法与例句
1. 身体疲惫
- 他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终于筋疲力尽,倒在床上睡着了。
2. 精神上极度劳累
- 这次项目结束后,大家都筋疲力尽,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3. 比喻性用法
- 经过一天的奔波,他感觉心里也筋疲力尽,只想安静地休息一下。
三、使用场景
- 工作或学习后感到非常累时。
- 长时间运动或体力劳动后。
- 心理压力大、情绪耗竭时。
四、注意事项
虽然“筋疲力尽”常用于描述身体上的疲劳,但在现代语境中,它也越来越多地被用来表达心理上的疲惫感。因此,在使用时要根据上下文判断其具体含义。
五、总结
“筋疲力尽”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强调的是在长时间消耗后所达到的极限状态。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当一个人处于这种状态时,往往需要休息和恢复。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筋疲力尽”的含义、用法及适用场景,帮助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自然地运用这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