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是什么意思兔死狗烹鸟尽弓藏释义】“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是一句常见的成语,用来形容在事情成功之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被抛弃、甚至遭到迫害。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权力斗争中的一种现实现象,尤其是在政治、商业或组织内部的复杂关系中。
一、成语释义
| 成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 兔死狗烹 | 比喻事情成功后,帮助自己的人被抛弃或杀害。 |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 多用于形容背叛、忘恩负义的行为 |
| 鸟尽弓藏 | 比喻事情完成后,原本有用的工具或助手被丢弃。 |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 常用于描述功成身退后的冷酷现实 |
这两个成语常常连用,形成“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固定搭配,表达一种对人性和现实的深刻讽刺。
二、历史典故
1. 兔死狗烹
最早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在复国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将曾经帮助他的大臣范蠡、文种等人一一除掉。其中文种被赐死,而范蠡则选择隐退。这体现了“兔死狗烹”的现实:当目标达成,曾经的帮手就成了“多余的人”。
2. 鸟尽弓藏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讲的是韩信在刘邦建立汉朝后,因功高震主,最终被吕后设计杀害。刘邦在平定天下后,认为韩信对自己构成威胁,于是将其铲除。这也印证了“鸟尽弓藏”的道理:一旦目标达成,曾经的“工具”就失去了价值。
三、现代应用
在现代社会中,“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也常被用来描述以下几种情况:
- 职场中:领导在完成项目后,对曾经出力的员工进行打压或辞退。
- 商业竞争:企业成功后,对合作伙伴或员工进行排挤。
- 政治斗争:政客在得势后,清除异己或昔日盟友。
这些现象反映出人性中的一种现实:利益面前,忠诚与感情往往显得脆弱。
四、总结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全称 |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
| 含义 | 事情成功后,曾经帮助自己的人被抛弃或伤害 |
| 出处 | 《史记》相关篇章(越王勾践、淮阴侯) |
| 用法 | 形容功成身退后的冷酷现实,多用于批评人性 |
| 现代意义 | 职场、商业、政治中的现实写照,警示人们警惕利益至上 |
| 延伸含义 | 对忠诚、信任、人性的反思 |
五、结语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深刻观察。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既要保持清醒,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同时,它也反映了人性中难以避免的冷漠与功利,值得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思考与警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