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衔环原文及翻译及注释】一、
“黄雀衔环”是一个出自古代典籍的成语故事,讲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一种善有善报、因果循环的寓意。故事中,一位书生救了一只受伤的黄雀,后来黄雀化为神鸟,衔着玉环来报恩。这个故事体现了感恩、仁爱与天道酬勤的思想。
本文将从原文、翻译和注释三个方面对“黄雀衔环”进行详细解读,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内容。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标题 | 黄雀衔环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
出处 | 出自《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八》 |
原文 | 《太平广记》载: “昔有书生姓张,少孤贫,尝于野中见一黄雀,为鹰所伤,坠地不能飞。张怜之,收养数日,疗其创,遂放之。后数年,张为县吏,夜梦一童子衣青衣,持环来谢曰:‘吾乃黄雀也,感君之恩,今当报之。’未几,张遇盗,危急之际,忽见黄雀衔环而至,击盗者头,盗乃退。” |
翻译 | 从前有一位姓张的书生,年幼丧父,家境贫穷。有一天他在野外看见一只黄雀被老鹰打伤,掉在地上飞不起来。张书生同情它,把它带回家养了几天,为它治疗伤口,之后又放走了。几年后,张书生做了县里的小官,一天夜里梦见一个穿青衣服的小孩,拿着玉环来感谢他说:“我就是那只黄雀,感念您的恩情,今天来报答您。”不久之后,张书生遇到强盗,情况危急时,突然看到黄雀衔着玉环飞来,击打强盗的头,强盗于是逃跑了。 |
注释 | - 黄雀:一种小鸟,象征善良与感恩。 - 衔环:指黄雀衔着玉环来报恩,是古代常见的“报恩”意象。 - 因果报应:故事体现了“善有善报”的思想。 - 寓意:强调人要心存善念,行善积德,终将得到回报。 |
三、总结
“黄雀衔环”不仅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故事,也是中华文化中“知恩图报”精神的典型体现。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自然界的尊重、对生命的关爱以及对善行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一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做人要懂得感恩、行善积德,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与外在的福报。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故事的历史背景或文化影响,可继续查阅相关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