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范式守信的原文和翻译

2025-11-07 18:30:49

问题描述:

范式守信的原文和翻译,在线蹲一个救命答案,感谢!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7 18:30:49

范式守信的原文和翻译】在古代文献中,“范式守信”是一个体现诚信与礼仪的重要典故,常被用来强调人与人之间应遵守承诺、讲求信誉。以下是对“范式守信”这一典故的原文及其翻译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

“范式守信”出自《后汉书·范式传》,讲述了东汉时期士人范式与张劭之间的深厚友谊。范式曾答应在一年之后拜访张劭,尽管时间久远,但范式始终信守诺言,如期而至。张劭对此深感感动,两人因此成为千古传颂的信义典范。

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人对“信”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个人品德的要求。范式的“守信”不仅是对朋友的承诺,更是对自身人格的坚持,具有极高的道德价值。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 范式,字巨卿,年轻时在太学读书,与汝南人张劭是好朋友。
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 张劭字元伯,两人一起请求回家。
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 范式对元伯说:“两年后我一定回来。”
元伯曰:“某日当以鸡黍相待。” 元伯说:“某天我会用鸡肉和米饭来款待你。”
式曰:“诺。” 范式说:“好的。”
后二年,式果还,适元伯母死,遂往吊之。 两年后,范式果然回来了,恰逢张劭的母亲去世,他便前去吊唁。
既葬,乃与元伯共宿于庐中。 安葬之后,范式与张劭一同住在墓旁的草庐里。
时人称其信义。 当时的人称赞他讲求信用和道义。

三、结语

“范式守信”不仅是一则历史故事,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诚信依然是人际交往中最宝贵的品质之一。通过了解和学习这样的典故,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承诺与责任,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如需进一步探讨“范式守信”在现代的应用或相关人物背景,可继续深入研究。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