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范宣受绢原文及翻译

2025-11-08 03:57:37

问题描述:

范宣受绢原文及翻译,真的急需答案,求回复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8 03:57:37

范宣受绢原文及翻译】一、

《范宣受绢》是一则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的古代故事,讲述的是东晋名士范宣在面对他人赠送财物时,坚持原则、不贪图富贵的高尚品德。故事虽短,但寓意深刻,体现了古人重义轻利、清廉自守的价值观。

通过这篇短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士人阶层对道德修养的重视,以及个人品格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范宣的行为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也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典范。

二、原文及翻译

内容 原文 翻译
范宣 范宣,字子宣,东晋人,以清高著称。 范宣,字子宣,是东晋时期的一位士人,以清高自持而闻名。
受绢 有人遗之绢,五百匹。 有人送给他五百匹绢布。
范宣拒收 宣辞不受。其人曰:“君素贫,今得此,可资用。”宣曰:“吾虽贫,岂以利动心?” 范宣推辞不接受。那人说:“您一向贫穷,现在得到这些,可以用来资助生活。”范宣说:“我虽然贫穷,难道会因为利益而动摇心志吗?”
人再请 其人复请,宣乃受之,曰:“吾欲与乡里共之。” 那人再次请求,范宣于是接受了,并说:“我想和乡里的百姓一起分享。”
后人敬仰 时人皆称其贤。 当时的人都称赞他贤德。

三、总结

《范宣受绢》通过一个简单的赠绢事件,展现了范宣不为利动、心怀仁义的高尚情操。他拒绝独享财富,选择与乡人共享,体现了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诱惑时,应坚守道德底线,追求更高尚的人生价值。

如需进一步分析该故事的文化背景或人物性格,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