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纳豆激酶的科学家是谁】纳豆激酶是一种具有显著溶栓作用的酶,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它最早是在日本食品——纳豆中被发现的。那么,究竟是哪位科学家首次发现了纳豆激酶呢?
一、总结
纳豆激酶(Nattokinase)是由日本科学家须见洋行(Hiroshi Kato)于1980年代在研究纳豆时首次发现的。他通过实验分析,确认了纳豆中存在一种能够溶解血栓的酶,并将其命名为“纳豆激酶”。此后,这一发现引起了全球医学界和食品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二、关键信息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名称 | 纳豆激酶(Nattokinase) |
| 发现时间 | 1980年代 |
| 发现者 | 须见洋行(Hiroshi Kato) |
| 发现地点 | 日本 |
| 发现背景 | 在研究纳豆(一种传统日本发酵大豆食品)时 |
| 主要功能 | 溶解血栓,改善血液循环 |
| 应用领域 | 心血管疾病预防、抗凝血、保健食品等 |
三、补充说明
须见洋行是日本东京大学的教授,在生物化学和食品科学领域有深厚造诣。他在研究纳豆的过程中,发现这种食品不仅营养丰富,还对血液健康有积极作用。经过一系列实验,他成功分离并鉴定出纳豆激酶,并证实其具有类似纤维蛋白溶酶(如链激酶和尿激酶)的活性。
虽然纳豆激酶的发现归功于须见洋行,但纳豆本身作为传统食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因此,纳豆激酶的发现不仅是科学上的突破,也是对传统食品价值的重新认识。
通过这项研究,纳豆激酶逐渐成为天然抗凝血剂的研究热点,也为现代功能性食品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