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之功出处于哪里】“一得之功”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某人通过一次偶然的发现或努力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为大众所熟知,很多人对其来源存在误解。
为了准确了解“一得之功”的出处,我们可以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和相关资料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成语释义
“一得之功”原意是指通过一次微小的收获或努力,获得一定的成果。它强调的是“积少成多”、“以小见大”的思想,也带有谦虚意味,表示自己只是得到了一点点成就,并非全部。
二、出处考证
根据目前可查的文献,“一得之功”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王符传》中,原文如下:
> “夫一得之功,不足以言其大;一言之善,不足以尽其辞。”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次小小的功劳,不足以说明一个人的伟大;一句有益的话,也不足以表达全部的意思。
由此可见,“一得之功”最初是用于描述个人成就的谦辞,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成语。
三、常见误用与辨析
在现代使用中,“一得之功”常被误认为出自《三国志》、《史记》等经典著作,但实际上这些典籍中并无此词。因此,在引用时应谨慎,避免误导。
四、总结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一得之功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 原文出处 | “夫一得之功,不足以言其大;一言之善,不足以尽其辞。” |
| 释义 | 指一次微小的成就,常用于谦虚地表达自己的成绩 |
| 常见误用 | 被误认为出自《三国志》《史记》等典籍 |
| 使用建议 | 应结合上下文使用,注意其谦虚含义,避免误读 |
五、结语
“一得之功”虽然看似简单,但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了解其真实出处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一成语,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时要注重考据与辨析,避免以讹传讹。
如需进一步探讨其他成语的出处或用法,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