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的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怎么算】在企业日常的存货管理中,为了准确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库存成本,常用的核算方法之一是“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种类较少、收发频繁但数量不大的企业。本文将对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计算过程。
一、什么是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在每个月末,根据当月全部进货和期初结存的存货数量及总成本,计算出一个统一的单位成本,然后以此单位成本来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库存成本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的特点是:只在月末计算一次平均单价,而不是每次进货都重新计算,因此操作简便,适合账务处理量不大的企业。
二、计算步骤
1. 确定期初结存数量和成本
包括月初的库存数量和对应的总成本。
2. 记录当月所有进货的数量和成本
每次购入存货时,记录其数量和单价,计算出每笔采购的总成本。
3. 计算本月总进货数量和总成本
将当月所有进货的数量相加,得到总进货数量;将所有进货的总成本相加,得到总进货成本。
4. 计算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
公式为:
$$
\text{加权平均单价} = \frac{\text{期初库存成本} + \text{本月进货总成本}}{\text{期初库存数量} + \text{本月进货总数量}}
$$
5. 计算发出存货成本
根据发出存货的数量乘以加权平均单价,得出发出成本。
6. 计算期末库存成本
根据期末库存数量乘以加权平均单价,得出期末库存成本。
三、示例说明(附表格)
| 时间 | 存货名称 | 期初数量(件) | 期初成本(元) | 本月进货数量(件) | 本月进货单价(元/件) | 本月进货成本(元) | 
| 1月 | A产品 | 100 | 2,000 | 200 | 12 | 2,400 | 
| 150 | 10 | 1,500 | ||||
| 100 | 11 | 1,100 | 
计算过程如下:
- 期初库存成本 = 2,000 元
- 期初库存数量 = 100 件
- 本月进货总数量 = 200 + 150 + 100 = 450 件
- 本月进货总成本 = 2,400 + 1,500 + 1,100 = 5,000 元
- 总数量 = 100 + 450 = 550 件
- 总成本 = 2,000 + 5,000 = 7,000 元
加权平均单价 = 7,000 ÷ 550 ≈ 12.73 元/件
假设本月发出存货数量为 300 件,则:
- 发出存货成本 = 300 × 12.73 ≈ 3,819 元
- 期末库存成本 = (550 - 300) × 12.73 ≈ 3,183 元
四、总结
| 项目 | 数值 | 
| 期初库存数量 | 100 件 | 
| 期初库存成本 | 2,000 元 | 
| 本月进货总数量 | 450 件 | 
| 本月进货总成本 | 5,000 元 | 
| 加权平均单价 | 约 12.73 元/件 | 
| 发出存货数量 | 300 件 | 
| 发出存货成本 | 约 3,819 元 | 
| 期末库存数量 | 250 件 | 
| 期末库存成本 | 约 3,183 元 | 
通过上述步骤和表格可以看出,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存货成本核算方法,特别适合存货品种不多、收发频繁但不需要实时更新单价的企业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