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在哪里】“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次著名战斗,发生在1935年5月29日。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红军的英勇与智慧,也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篇章。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点及相关信息,以下是对“飞夺泸定桥在哪里”的总结与整理。
一、事件背景
飞夺泸定桥是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突破国民党军封锁的重要战役之一。当时,红军主力部队需要通过大渡河,而唯一的通道就是泸定桥。由于桥面被敌军破坏,红军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夺取桥梁的任务,以确保后续部队顺利过河。
二、飞夺泸定桥的具体位置
| 项目 | 内容 |
| 地点 |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 |
| 河流 | 大渡河 |
| 桥梁名称 | 泸定桥 |
| 建造时间 | 清朝康熙年间(1701年) |
| 桥长 | 约103米 |
| 桥面 | 由13根铁索组成,铺有木板 |
三、事件经过简述
1. 任务下达:红军先头部队接到命令,要在一天内夺取泸定桥。
2. 急行军:红四团在团长黄开湘、政委杨成武的带领下,从安顺场出发,昼夜兼程,行程约120公里。
3. 强攻泸定桥:抵达后,红军在敌人火力下发起冲锋,部分战士攀爬铁索前进,最终成功控制桥头。
4. 胜利会师:随后,红军主力部队顺利通过泸定桥,继续北上。
四、历史意义
- 战略意义:泸定桥的胜利使红军摆脱了被围歼的危险,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 精神象征:飞夺泸定桥体现了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精神,成为革命教育的重要素材。
- 文化影响:该事件被广泛用于文学、影视作品中,如电影《飞夺泸定桥》等。
五、现状与保护
如今,泸定桥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设有纪念馆,供人们参观学习。游客可以实地感受那段峥嵘岁月,了解红军如何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总结:飞夺泸定桥发生在中国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的大渡河上,是红军长征中的关键战役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通过了解其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我们能更深刻地体会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与牺牲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