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手旁观的意思】“袖手旁观”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在事情发生时,不参与、不干涉,只是站在一旁观看。这个成语常带有贬义,表示对他人遇到困难或问题时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袖手 | 把手藏在袖子里,表示不做事、不参与 |
| 旁观 | 站在一旁观看,不介入 |
整体意思:指在事情发生时,不采取行动,只在一旁观察,不帮助也不干预。
二、成语来源
“袖手旁观”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此沛公之失也。吾闻其言,未见其人。’于是乃召樊哙入。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天下,岂独为一人而死?’项王曰:‘壮哉!’于是赐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项王曰:‘沛公安在?’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王今日至,何以杖为?’项王曰:‘与之酒。’哙又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虽然原文中并未直接出现“袖手旁观”,但后人根据历史背景发展出了这一说法,用以批评那些在危急时刻不作为的人。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成语 |
| 近义词 | 袖手旁观、冷眼旁观、置身事外 |
| 反义词 | 积极参与、挺身而出、奋勇向前 |
四、使用场景
- 工作场合:同事之间遇到问题,有人选择不帮忙,只在一旁看。
- 家庭关系:家人之间发生矛盾,有人选择不调解,只当观众。
- 社会事件:面对公共事务,有些人不愿意参与,只关注结果。
五、总结
“袖手旁观”是一个具有明显贬义的成语,强调在关键时刻不作为、不关心他人的态度。它提醒人们在面对问题时,应该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只做旁观者。在生活中,我们应当培养积极的态度,避免成为“袖手旁观”的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袖手旁观 |
| 含义 | 不参与、不干涉,只在一旁观看 |
| 出处 | 源自《史记·项羽本纪》(后世发展) |
| 用法 | 描述对他人困境漠不关心的行为 |
| 近义词 | 冷眼旁观、置身事外 |
| 反义词 | 奋勇向前、积极参与 |
| 使用场景 | 工作、家庭、社会等情境中的不作为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