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灭亡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最终在1912年正式宣告结束。这一年,清帝溥仪宣布退位,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彻底终结。
从19世纪中叶开始,清朝就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鸦片战争后,列强纷至沓来,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使国家主权受到严重侵害。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等内部叛乱更是让清廷焦头烂额。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虽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如洋务运动,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危机。
进入20世纪,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和革命思想的传播,推翻清廷、建立共和成为大势所趋。1911年的辛亥革命爆发,各地纷纷响应,革命浪潮席卷全国。在内外交困之下,清廷不得不做出妥协,隆裕太后最终批准了《清帝退位诏书》,将政权移交给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清朝灭亡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也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它结束了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模式,开启了现代中国的崭新一页。这一过程充满了斗争与变革,也体现了中国人民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的决心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