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牍的成语有哪些成语】“牍”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通常指古代用来书写的木片或竹片,也常用于文言文中表示文书、书信等。在现代汉语中,“牍”字较少单独使用,但在一些成语中仍可见其身影。下面将对含有“牍”字的成语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含“牍”的成语总结
1. 汗牛充栋
- 含义:形容书籍极多,搬运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堆满屋子。
- 出处:唐代柳宗元《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 说明:“牍”在此指书册,与“栋”搭配,形成形象表达。
2. 尺牍之交
- 含义:指通过书信往来建立的友情。
- 出处:宋代欧阳修《与石推官书》:“仆虽不才,亦尝有志于学,而得友于天下,非一日之功,惟是尺牍之交,最可贵也。”
- 说明:“牍”在此指书信。
3. 简牍之弊
- 含义:指古代书写材料(如竹简、木牍)带来的不便或弊端。
- 出处:古代文献中常见此说法,用于描述早期文字传播的局限性。
- 说明:“牍”在这里指书写材料。
4. 案牍劳形
- 含义:指因处理公文而劳累身体。
- 出处:唐代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说明:“牍”在此指公文、文书。
5. 牍中藏剑
- 含义:比喻表面平静,实则暗藏危机或杀机。
- 出处:现代文学中常用此说法,意指表面无害,实则危险。
- 说明:此成语较新,多见于现代语境。
二、含“牍”的成语一览表
| 成语 | 含义说明 | 出处/用法 |
| 汗牛充栋 | 形容书籍极多 | 唐·柳宗元《陆文通墓表》 |
| 尺牍之交 | 通过书信来往建立的友情 | 宋·欧阳修《与石推官书》 |
| 简牍之弊 | 古代书写材料带来的不便 | 古代文献中常见 |
| 案牍劳形 | 处理公文导致身体劳累 | 唐·刘禹锡《陋室铭》 |
| 牍中藏剑 | 表面平静,实则暗藏危机 | 现代文学中常用 |
三、结语
“牍”虽然不是现代常用字,但在一些成语中仍保留着它的历史痕迹。这些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文化中的书写方式,也体现了古人对文书、交流和生活状态的观察与表达。了解这些成语,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和语言的演变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