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加班时薪怎么算】在日常工作中,很多劳动者可能会遇到加班的情况。了解“法定加班时薪”的计算方式,不仅有助于维护自身权益,还能帮助企业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安排员工工作。下面我们将从法律依据、计算方法和实际案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并附上表格方便查阅。
一、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
- 工作日加班: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
- 休息日加班: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
- 法定节假日加班: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
需要注意的是,“工资”指的是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内的工资标准,不包括奖金、津贴等额外收入。
二、计算方法
1. 基本公式:
加班时薪 = 正常小时工资 × 加班倍数
其中:
- 正常小时工资 = 月工资 ÷ 当月计薪天数 ÷ 每天工作小时数
(通常按21.75天/月计算)
- 加班倍数根据加班类型不同而不同:
- 工作日:1.5倍
- 休息日:2倍
- 法定节假日:3倍
三、实际案例说明
假设某员工月工资为6000元,每天工作8小时,当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
那么:
- 正常小时工资 = 6000 ÷ 21.75 ÷ 8 ≈ 34.48元/小时
如果该员工在以下情况加班:
| 加班类型 | 加班时长 | 计算方式 | 应得加班费 |
| 工作日加班 | 2小时 | 34.48 × 1.5 × 2 | 103.44元 |
| 休息日加班 | 4小时 | 34.48 × 2 × 4 | 275.84元 |
| 法定节假日加班 | 3小时 | 34.48 × 3 × 3 | 310.32元 |
四、注意事项
1. 加班需提前申请或事后确认,否则可能无法主张加班费;
2. 企业应依法支付加班费,不得以调休代替;
3. 加班费基数应以劳动合同约定为准,避免因工资结构不同导致计算偏差。
五、总结表格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法律依据 |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
| 正常小时工资 | 月工资 ÷ 21.75 ÷ 每日工时 |
| 工作日加班倍数 | 1.5倍 |
| 休息日加班倍数 | 2倍 |
| 法定节假日加班倍数 | 3倍 |
| 加班费计算公式 | 加班时薪 = 正常小时工资 × 加班倍数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了解法定加班时薪的计算方式,是每个劳动者都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合理维权,依法用工,才能实现劳资双方的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