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及会计分录】在企业日常经营中,存货是重要的流动资产之一。由于市场行情变化、产品老化或技术更新等原因,存货的价值可能低于其成本,此时企业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以真实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与公允性。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依据主要是“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即存货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中的较低者进行计量。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需计提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并减少存货账面价值。
以下是对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及会计分录的总结:
一、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原则
1.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比较:企业需定期对存货进行评估,确定其可变现净值是否低于成本。
2. 计提时机: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应计提跌价准备;若之后可变现净值回升,可转回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3. 计提方法:通常采用个别认定法或类别认定法,根据存货的具体情况决定。
二、会计处理流程
| 步骤 | 操作内容 | 会计分录 | 
| 1 | 确认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 —— | 
| 2 | 计算跌价金额(成本 - 可变现净值) | —— | 
| 3 |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 
| 4 | 若后续可变现净值回升 |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