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襟危坐词语意思是什么】“正襟危坐”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正式场合或面对重要人物时的庄重、严肃姿态。这个成语不仅在书面语中常见,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被用来形容人的举止得体、态度认真。
一、词语解释
“正襟危坐”字面意思是“整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其中:
- 正襟:指整理好衣襟,表示举止端正。
- 危坐:指端坐、正坐,不歪不斜,表现出一种庄重的态度。
整体上,“正襟危坐”形容人神情严肃、姿态端正,通常用于描写人在正式场合中的表现,如会议、演讲、考试等情境。
二、词语来源
“正襟危坐”出自《礼记·曲礼上》:“坐如尸,立如齐。”虽未直接出现该词,但其精神与古代礼仪文化密切相关。后世逐渐演化出“正襟危坐”这一成语,强调人的仪态和礼貌。
三、词语用法
- 使用场景: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形容人态度严肃、举止端正。
- 感情色彩:中性偏褒义,表示一种得体、稳重的形象。
- 近义词:端庄肃穆、正襟危坐、恭恭敬敬
- 反义词:歪歪扭扭、懒散随意、轻浮不稳
四、总结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正襟危坐 |
| 字面意思 | 整理衣襟,端正地坐着 |
| 深层含义 | 形容人态度严肃、举止端庄 |
| 出处 | 《礼记·曲礼上》(虽未直接出现,但源自古代礼仪文化) |
| 使用场景 | 正式场合、严肃环境、描写人物姿态 |
| 感情色彩 | 中性偏褒义 |
| 近义词 | 端庄肃穆、正襟危坐、恭恭敬敬 |
| 反义词 | 歪歪扭扭、懒散随意、轻浮不稳 |
五、结语
“正襟危坐”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描写,更是一种礼仪文化的体现。它传递出一种尊重、严谨和自律的精神,是中华文化中对“仪态”重视的一个缩影。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自由,但在正式场合中保持“正襟危坐”的姿态,依然是表达尊重和专业的重要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