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壁上观的意思是什么】“作壁上观”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在事情发生时,不参与其中,只是在一旁观看、等待局势发展的情况。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战争或政治斗争中,指站在墙边冷眼旁观,不采取行动。
一、成语释义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作壁上观 |
| 拼音 | zuò bì shàng guān |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与项羽俱攻秦军,项羽乃将楚兵三万,从诸侯之兵四十余万,击秦军于巨鹿之下。……诸将皆属项羽,唯独张良不附,而韩信亦不为用。于是项王大怒,欲杀良,良乃走。……于是项王乃分其兵,使章邯将之,以守咸阳,而自引兵西,攻赵。……汉王与韩信、彭越共击楚,项羽乃败走。……韩信曰:‘臣愿为前驱。’项王曰:‘汝可为前驱。’韩信遂出,与楚战,大破之。……项王乃召诸将,问曰:‘今者何如?’诸将皆曰:‘善。’项王曰:‘吾闻楚人有‘作壁上观’之语,岂非此乎?’” |
| 含义 | 指置身事外,不参与其中,只作旁观者。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冲突、竞争或事件时,保持中立或冷漠的态度。 |
| 近义词 | 袖手旁观、冷眼旁观、置身事外 |
| 反义词 | 积极参与、主动介入、奋勇向前 |
二、使用场景
- 职场中:某人对团队内部的争执不发表意见,只在一旁观察。
- 生活中:朋友之间发生矛盾,有人选择不插手,只看热闹。
- 历史事件:在某些重大事件中,国家或势力选择不干预,仅观望局势变化。
三、总结
“作壁上观”是一个带有一定贬义色彩的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在关键时刻不愿承担责任、只作旁观的人。虽然在某些情况下,保持冷静和观察可能是一种策略,但长期“作壁上观”容易被视为缺乏担当或责任感。
结语:了解“作壁上观”的含义,有助于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避免因过于冷漠而失去信任或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