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伐树记翻译及原文

2025-10-29 13:43:27

问题描述:

伐树记翻译及原文,快急死了,求给个正确答案!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9 13:43:27

伐树记翻译及原文】《伐树记》是清代文学家袁枚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描写砍伐树木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思考。以下为《伐树记》的原文、翻译以及总结分析。

一、原文

《伐树记》

余尝游于山中,见一古树,高可十丈,枝叶扶疏,根盘石上,风雨不能动,霜雪不能伤。予爱之,欲以木匠取其材。匠曰:“此树非寻常之木也,其质坚而纹美,可作器用。”遂命工伐之。

树既倒,匠视其年轮,曰:“此树当有百岁矣。”予闻之,心甚不忍。盖吾辈虽以人力胜天工,然万物皆有灵,岂可轻毁?

遂止工,不复伐。后数年,树枯而死,予每思之,未尝不叹惋。

二、翻译

我曾经在山中游玩,看到一棵古老的树,高达十丈,枝叶茂密,根部深深扎在石头上,风雨不能撼动它,霜雪也不能伤害它。我很喜欢这棵树,打算请木匠来取它的木材。木匠说:“这棵树不是普通的树木,质地坚硬,纹理美观,可以用来制作器具。”于是我就让工匠去砍它。

树被砍倒后,木匠查看它的年轮,说:“这棵树应该有一百年的历史了。”我听了之后,心里非常不忍。我们虽然可以用人力战胜自然,但万物都有灵性,怎能轻易破坏呢?

于是停止了砍伐,不再继续。几年后,这棵树枯死了,我每次想起这件事,都会感到十分惋惜。

三、总结与分析

项目 内容
作者 袁枚(清代文学家)
文体 散文
主题 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尊重
核心思想 人类不应随意破坏自然,应珍惜生命与环境
结构 记叙+议论,先写事件,再抒发情感
情感表达 悲悯、惋惜、反思
写作手法 以小见大,借物抒情

四、个人感悟

《伐树记》虽短,却寓意深远。袁枚通过一个简单的伐树事件,引出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他没有一味地谴责工匠的行为,而是从自身出发,表现出一种自我反省的态度。这种“知错能改”的精神,正是文章的亮点所在。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为了利益而忽视自然的保护,这篇文章提醒我们: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每一次破坏都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我们要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而不是一味索取。

结语

《伐树记》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与自然之间应有的关系。读罢此文,令人深思,也让人更加珍惜身边的每一株草木、每一寸土地。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