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醉生梦死出处和用法

2025-10-16 19:59:38

问题描述:

醉生梦死出处和用法,快急哭了,求给个思路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6 19:59:38

醉生梦死出处和用法】“醉生梦死”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沉迷于享乐、不思进取的生活状态。这个成语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批评那些缺乏责任感、只顾眼前安逸的人。

以下是对“醉生梦死”的出处、含义、用法及例句的总结:

一、出处

出处 来源 说明
《庄子·齐物论》 先秦 · 庄周 原文为:“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缦者、窖者、织者、巧者,自以为智,此愚者之大也。……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为伍。……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

> 注:虽然“醉生梦死”最早见于《庄子》,但现代广泛使用的语义更接近《后汉书》中的引申义。

二、含义

《后汉书·王符传》 南朝 · 范晔 引用并扩展了“醉生梦死”的概念,强调人生应有目标和追求,不应沉溺于虚幻之中。
含义 解释
醉生梦死 比喻人在醉酒或梦境般的状态下生活,对现实缺乏清醒认识,沉溺于享乐、逃避责任,精神空虚、意志消沉。

三、用法

用法 说明
作谓语、宾语、定语 多用于描述人的生活态度或行为方式。
多用于贬义 表达对某些人消极生活态度的批评。
常用于书面语 在文学、新闻、评论等正式场合中使用较多。

四、常见搭配与例句

搭配/例句 说明
“他整天醉生梦死,毫无上进心。” 描述一个人沉迷享乐,不思进取。
“社会上有些人醉生梦死,只顾眼前的安逸。” 批评社会中一些人缺乏责任感。
“我们要警惕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积极面对人生。” 鼓励人们要有理想和追求。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词语
近义词 纸醉金迷、得过且过、浑浑噩噩
反义词 奋发图强、脚踏实地、志存高远

六、总结

“醉生梦死”这一成语源于古代哲学思想,经过历史演变,逐渐成为形容人精神空虚、沉迷享乐的常用表达。它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批评那些缺乏进取心、只顾眼前安逸的人。在使用时应注意语境,避免误用或滥用,同时也要注意语气,避免过于刻薄。

通过了解它的出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运用方式,并在写作和交流中恰当使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