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原文及翻译】《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通过描写一位琵琶女的身世和演奏技艺,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以下为《琵琶行》的原文及简要翻译,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原文节选(部分)
《琵琶行》节选: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二、翻译(节选)
译文:
在浔阳江边的一个夜晚送别客人,枫叶和芦花在秋风中发出瑟瑟的声音。
主人下马,客人上船,举起酒杯想喝却找不到音乐伴奏。
喝得醉醺醺却无法开心地告别,分别时只看到江面上映着月亮。
忽然听到江上传来琵琶的声音,主人忘记了回去,客人也不愿离开。
顺着声音悄悄地询问是谁在弹奏?琵琶声停了,弹奏的人欲言又止。
于是把船靠近邀请她相见,重新添酒点灯再次设宴。
千呼万唤才出来,抱着琵琶半遮着脸。
调好琴轴,拨动琴弦,弹了两三声,还未形成曲调,就已经充满情感。
每根弦都低沉压抑,每一声都充满思念,像是在诉说一生的不得志。
低头看着手指,继续弹奏,道尽心中的无限心事。
轻轻抚摸,慢慢弹拨,先是《霓裳羽衣曲》,接着是《六幺》。
大弦的声音像急雨般嘈杂,小弦的声音像私语般细碎。
嘈杂与细碎交错弹奏,就像大珠小珠落在玉盘上。
像黄莺在花下婉转歌唱,又像泉水在冰下艰难流动。
冰下的泉水冷涩,琴弦仿佛凝结,声音暂时停止。
在这寂静中,另有一种深沉的忧愁和怨恨产生,此时无声胜过有声。
突然像银瓶破裂,水浆迸发;又像铁骑冲出,刀枪齐鸣。
曲子结束时,用拨子在琴弦中心一划,四根弦同时发出裂帛般的声响。
周围的船只静静地没有声音,只看见江心的秋月洁白无瑕。
三、总结表格
内容 | 说明 |
作品名称 | 《琵琶行》 |
作者 | 白居易(唐代) |
体裁 | 叙事诗 |
主题 | 表达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 |
核心意象 | 琵琶声、江月、秋景、乐声变化 |
情感基调 | 悲凉、哀婉、感慨 |
艺术特色 | 善用比喻、拟声、情景交融 |
代表诗句 |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诗歌结构 | 分为“引”“序”“正文”三部分 |
文化意义 | 展现唐代音乐文化与士人情怀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琵琶行》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人生画卷,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艺术的极致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