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入而不自得是什么意思】“无入而不自得”出自《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这句话的原意是:一个人如果内心端正、修养深厚,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保持内心的安定与满足,不会因为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动摇。
后来,“无入而不自得”被引申为一种人生境界,意思是: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在,不因外界的顺逆而失去自我。这是一种高度的精神自由与内在稳定的表现。
一、
“无入而不自得”是一种修身养性的理想状态,强调人在面对各种处境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它不仅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也是一种生活智慧的体现。这种状态源于真诚、正直、谦逊等品质的培养,使人能够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礼记·大学》 |
| 原意 | 心广体胖,君子必诚其意 |
| 引申义 | 无论身处何地,皆能保持内心安定与满足 |
| 核心思想 | 内在修养决定外在表现,心境决定人生状态 |
| 精神内涵 | 自由、平静、自信、从容 |
| 实践意义 | 指导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心态平衡 |
| 对比概念 | 有入而自得(因环境变化而情绪波动) |
| 现代启示 | 在快节奏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定力与自我认同 |
三、结语
“无入而不自得”不仅是一种哲学理念,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人生的起伏与挑战时,最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坚定与平和。只有真正理解并践行这一精神,才能在纷扰世界中活出真正的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