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指气使的颐是什么意思】“颐指气使”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态度傲慢、盛气凌人,用脸色和言语来指挥别人。其中,“颐”是这个成语中的关键字,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整个成语的用法和意义。
一、
“颐指气使”出自《汉书·王商传》,原意是指用下巴(颐)来指使别人,用语气来命令别人,形容人高高在上、趾高气扬的态度。其中,“颐”指的是下巴,古人常用“颐”来指代面部或头部,因此“颐指”即用下巴示意,“气使”则是用气势来驱使他人。
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自以为是、对他人不尊重的人,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
二、表格形式展示答案
| 词语 | 含义 | 来源 | 用法 | 常见搭配 | 情感色彩 |
| 颐指气使 | 用下巴指使别人,用气势命令他人 | 出自《汉书·王商传》 | 形容人态度傲慢、盛气凌人 | 颐指气使地说话/做事 | 贬义 |
| 颐 | 下巴,古代常用来指代面部或头部 | 古汉语中常见 | 用于描述动作或姿态 | 颐指、颐养、颐然 | 中性 |
| 指 | 指示、指使 | 古代常用动词 | 表示动作或命令 | 指手画脚、指使 | 中性 |
| 气使 | 用气势驱使别人 | 多用于描述人的态度 | 表示以威势命令 | 气使神差、气使令行 | 贬义 |
三、结语
“颐指气使”的核心在于“颐”,它不仅是字面意义上的下巴,更象征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避免使用这种带有轻蔑和命令意味的表达方式,保持谦逊与尊重,才能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