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简称DKA)是糖尿病的一种急性并发症,常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但也可能发生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该病主要由于胰岛素严重不足,导致体内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转而分解脂肪产生能量,从而引发酮体堆积和代谢性酸中毒。
一、概述
项目 | 内容 |
疾病名称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英文缩写 | DKA |
常见类型 | 1型糖尿病为主,也可发生于2型糖尿病 |
发病机制 | 胰岛素缺乏 → 葡萄糖不能被利用 → 脂肪分解 → 酮体生成 → 酸中毒 |
典型症状 | 多饮、多尿、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深快、意识模糊等 |
危险因素 | 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应激状态、药物使用不当等 |
二、临床表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典型表现包括:
- 高血糖:血糖通常超过13.9 mmol/L
- 酮体升高:血液或尿液中酮体阳性
- 代谢性酸中毒:血pH值低于7.3,碳酸氢盐浓度降低
- 脱水:因高血糖导致渗透性利尿,出现口干、皮肤弹性差等
- 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昏迷等严重时的表现
三、诊断标准
项目 | 标准 |
血糖 | >13.9 mmol/L |
尿酮体 | 阳性(+~+++) |
血酮体 | >3 mmol/L |
pH值 | <7.3 |
碳酸氢盐 | <15 mmol/L |
四、治疗原则
治疗措施 | 目的 |
补液 | 纠正脱水,恢复血容量 |
胰岛素治疗 | 降低血糖,抑制酮体生成 |
纠正电解质紊乱 | 特别是钾离子的平衡 |
治疗诱因 | 如感染、应激等 |
密切监测 | 包括血糖、电解质、酮体及生命体征 |
五、预防与管理
- 定期监测血糖和尿酮体
- 正确使用胰岛素,避免中断
- 感染或应激情况下及时调整用药
- 提高患者对DKA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六、总结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急症,需及时识别和处理。早期症状虽不明显,但一旦发展为重度,可能危及生命。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自我管理,定期随访,并在出现异常时及时就医。通过合理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DKA的发生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