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剑买牛出处于哪里】“卖剑买牛”是一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放弃武力、转向和平生活,或指从战争走向农耕、从杀戮转向安逸的转变。这个成语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出处可追溯至古代文献。
一、成语“卖剑买牛”的出处
“卖剑买牛”最早见于《汉书·龚遂传》。龚遂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官员,以治理地方有方著称。他在担任渤海郡太守时,面对当地百姓因战乱而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的局面,采取了“罢兵息民”的政策,鼓励百姓从事农业生产,不再依靠武力维生。他提出“卖剑买牛”的建议,意在让百姓将武器卖掉,换取耕牛,安心务农,恢复生产。
二、成语释义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卖剑买牛 |
出处 | 《汉书·龚遂传》 |
本义 | 将武器卖掉,换回耕牛,表示放弃武力,从事农耕 |
引申义 | 指从战争转向和平生活;或比喻从争斗转向安逸、务实的生活方式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或个人放弃斗争、追求稳定生活 |
三、历史背景与意义
龚遂在任期间,推行“劝农桑、减赋税、省刑罚”的政策,使得原本动荡不安的渤海郡逐渐恢复了秩序和生机。他的“卖剑买牛”政策,不仅是一种经济手段,更是一种政治智慧的体现,反映了当时儒家思想中“以农为本”的治国理念。
这一成语后来被广泛引用,成为文人墨客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对民生安定的期盼的重要象征。
四、总结
“卖剑买牛”出自《汉书·龚遂传》,原意是指将武器换成耕牛,象征着从战争走向和平、从暴力走向生产的转变。它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录,也承载了古人对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如今,这一成语仍常用于文学作品和日常语言中,寓意深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成语 | 出处 | 本义 | 引申义 | 用法 |
卖剑买牛 | 《汉书·龚遂传》 | 卖掉武器,买回耕牛 | 放弃武力,转向和平生活 | 表达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