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指气使是什么意思】“颐指气使”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态度傲慢、盛气凌人,对他人指手画脚、发号施令。这个成语不仅具有形象化的表达,还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常用于批评那些不尊重他人、自以为是的人。
一、成语解析
出处:该成语出自《汉书·贡禹传》:“今俗吏多以骄奢为能,颐指气使,不顾礼法。”
字面意思:
- 颐指:用下巴示意,表示指挥别人。
- 气使:用气势来驱使别人。
整体含义:形容人态度傲慢,说话做事盛气凌人,喜欢指使别人,表现出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
二、常见用法
| 用法类型 | 使用场景 | 示例 |
| 贬义词 | 批评某人态度傲慢、专横 | 他总是颐指气使,让人很不舒服。 |
| 描述人物性格 | 形容一个人缺乏修养、霸道 | 这个领导颐指气使,团队氛围很差。 |
| 描写社会现象 | 指某些人仗势欺人 | 在职场中,有些上级颐指气使,压榨下属。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成语 |
| 近义词 | 呼之即来、指手画脚、飞扬跋扈 |
| 反义词 | 谦虚有礼、低声下气、委曲求全 |
四、使用建议
- 适用场合:适用于正式或非正式的书面语和口语中,尤其适合用于批评或描述某种不良行为。
- 注意语气:由于该词带有较强的贬义,使用时需根据语境判断是否合适。
- 避免滥用:不要随意用于日常交流,以免造成误解或冒犯他人。
五、总结
“颐指气使”是一个形象生动、意义明确的成语,主要用来形容那些态度傲慢、喜欢指挥他人的人。它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常见,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表达对某些行为的不满。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 成语 | 颐指气使 |
| 含义 | 态度傲慢,指手画脚 |
| 出处 | 《汉书·贡禹传》 |
| 用法 | 贬义,用于批评或描述 |
| 近义词 | 指手画脚、飞扬跋扈 |
| 反义词 | 谦虚有礼、低声下气 |


